• 2024-03-19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后勤保障是各企业主营业务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管理上往往不受重视,存在许多管理漏洞和风险,在国企改革的深水区,后勤管理改革逐渐成为焦点和难点。
  • 2024-03-19
    历史上,城市化与工业化历程相伴。第一、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世界城市,并带动了欧洲、北美地区基本实现城市化,进而形成了英伦、欧洲西北部及美国东北部等世界级城市群。可以说,历次工业革命是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气运”。能不能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加速发展,是一个区域城市化、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变量。同时也要看到,欧洲、北美乃至日本的城市化及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与大进大出的海洋经济与货物贸易,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密切相关。...
  • 2024-03-19
    临空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的独特形态,以大型机场为核心,是城市经济和航空产业在空间上的交集。截至目前,全国235个运输机场中,规划建设了70个临空经济区,其中37个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大型机场全部规划建设了临空经济区。北京是我国临空经济的肇兴之地和持续引领的龙头。2004年临空经济作为一个崭新概念首次在北京顺义提出并获得广泛认可。目前,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一亿人次,临空经济区已获批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大兴国际机场通航在即,临空经济区和“五纵两横”综合交通体系同步加快推进。北京“一市两场”的双枢纽格局将正式形成。两大机场的合理分工是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根本前提,对北京市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转型升级、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跨区域建设,以及两大临空经济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对全国其他临空经济区发展有普适而重要的参考价值。...
  • 2024-03-19
    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逾10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笔者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探讨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供各界参考。
  • 2024-03-19
    京津冀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京津冀三地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20、1/13和1/7。相对于其他地区,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是典型的以煤炭为主的区域,特别是河北,更是煤炭消费大省,煤炭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区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更加迫切。尤其近期各地“拉闸限电”,对能源资源对外依赖度较高的北京市冲击更大。  ...
  • 2024-03-19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鉴于此,我国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建立国内有效的需求体系,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突破口,坚持深化开放,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2024-03-19
    区域内有若干同城化发展的城市,是城市群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经之路。京雄保同城化这一个战略构想,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现实的条件基础。一是功能上,北京与雄安存在首都服务功能互补,保定与雄安存在产业和城市服务功能互补,京雄保联动是京保石发展轴的重要引擎。二是规模上,同城化发展的两个或几个城市在规模要匹配,不能有太大的差距。北京、天津是千万人口级别的特大城市,保定城区与雄安新区核心区均为200万级规模,因此,京津同城化、京雄保同城化较为可行。...
  • 2024-03-1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就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作出部署。  
  • 2023-03-30
    内容摘要 本报告以理论的高度,深入分析数字文化新基建与数字文化技术体系的系统与特征、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特征与任务、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以及数字文化消费与数字文化贸易的特征与趋势。在此基础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全面梳理了北京在数字文化新基建、数字文化技术、文化大数据、数字文化产业集聚、数字文化消费、数字文化贸易等方面建设发展的基础、现状与问题,并从强化数字文化新基建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文化技术创新与突破、完善文化大数据体系、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释放数字文化消费潜力、推动数字文化贸易提质增效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北京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  数字文化新基建  数字文化技术 文化大数据 数字文化产业集聚  数字文化消费  数字文化贸易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文化内容为载体,以创意设计为驱动,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型文化业态,涵盖了按照不同产业逻辑划分的数字动漫、数字游戏、数字音视频、数字出版...
  • 2022-10-28
    北京如何加大有效投资力度 今年6月发布的《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的要求与举措。面对当前严峻的稳增长形势,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这驾“马车”作用?本刊特邀北京均衡博弈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徐轶尊博士、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发展总部总经理任宇航博士、投资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道今就“北京如何加大有效投资力度”的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主要内容由本刊“投资纵横”栏目分两期刊登。 当前的投资形势 李道今:2021年北京的GDP突破了4万亿大关,迈上了新台阶,2022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以上。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市上半年GDP名义增速仅有0.64%,增长压力较大,但上半年的投资呈现了逆势增长态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减量发展节奏下,投资增长走势能否持续?形势如何? 徐轶尊:从宏观经济视角看,一是用长期手段解决短期问题,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既有结构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