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8
    2018年7月,《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京发〔2018〕14号)发布,该意见是近年来北京市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的高层级文创产业政策,为新时代北京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该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北京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主攻方向:全面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 2019年6月工信部5G商用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时代也逐渐拉开大幕。5G的商用,不仅会优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流程,提升文化产业的供给效率与水平,也会为文化内容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创造条件,必将引发文化产业的深刻变革与大尺度的创新,将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更深层次的融合。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北京应进一步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发展,巩固与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提升在全球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地位。   一、5G背景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的简称,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
  • 2024-03-2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老旧厂房资产列入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领域之一。老旧厂房资产盘活主要路径是通过推动改造与转型,提升其资产价值。但是,在老旧厂房改造与转型中,亟待完善工程设计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有力推进老旧厂房项目改造工程,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产。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不足 当前,国家尚无老旧厂房改造工程设计建设的专用标准,但是鉴于该类工程的特性,现行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控制、结构加固、建筑节能、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难以适用,亟待完善。 一是部分设计施工缺乏标准规范。由于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工程形式多样,改造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现行标准规范中未涉及到的情况,设计找不到依据和标准,审查部门也无据可依。如行业内尚无明确定论如何合理确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工业构筑物、附属设施等非标建筑的改造利用,缺乏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地改造项目普遍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加挂钢结构筒体等设计,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无明确界定等。 二是与相关强制性标准...
  • 2024-03-28
    强化投资驱动作用,已成为国家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新型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新公服”)是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交集领域,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强化“新公服”投资驱动力,既能够更好地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扩大内需,也能够更好地拉动有效投资、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关于“新公服”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关乎美好生活的高水平公共服务需求更加旺盛。但从公共服务的发展看,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弱项问题仍存,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矛盾仍然突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完善,服务效能亟待提高。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增进公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当前构建新发...
  • 2024-03-28
    旅游业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布局新赛道 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渗透性强,推进旅游业态及要素有机植入城市更新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更新的内涵、形态与品质,也可以为旅游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城市更新,是将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发展的地区作必要且有计划的改建,通过对衰败的城市硬件以及生态、空间、文化、视觉、生活环境等的改造,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后,今年以来,各地已着力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渗透性强,推进旅游业态及要素有机植入城市更新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更新的内涵、形态与品质,也可以为旅游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止大拆大建要求,结合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实践,城市更新对象主要包括:老旧平房院落、老旧小区等居住空间;老旧低效楼宇、老旧商业设施等商务商业空间;老旧厂房、低效工业园区等工业空间;老旧商街、老旧街巷等街区空间;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设施;绿色空间、滨水空间等...
  • 2024-03-28
    旅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始于2022年之初的这波疫情,使国内旅游恢复的步伐再次受阻。刚刚过去的2022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26.2%和30.9%,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68.0%和39.2%。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在过去两年中,这种影响随着疫情的反复而程度不同。如2021年的清明节假期,因疫情控制相对较好,曾一度出现相较2020年同期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达到1.02亿人次和271.68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144.6%和228.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和56.7%。 再如,2021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119.7%和138.1%,按可比口径统计,旅游人次甚至超过2019年疫情前,达到2019年同期的103.2%,国内旅游收入也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0%。 再看2021年“端午”假期的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4.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94.1%和139.7%,按可...
  • 2024-03-28
    优化西藏自治区营商环境 提高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 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是政府审批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效率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营商环境评价的18项指标中,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的高低至少影响到“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等多项指标的评价。2022年世行推出新营商环境评价项目(B-READY),取代了运行17年的原营商环境评价项目(DB),其提出的10项主题中,对“经营地点”“公用事业服务”等新的主题项评价结果,也基本是由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决定。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不遗余力地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充实,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大,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5%,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65.3%,民间投资增长18.6%。但是,全区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仍存在诸多难点和堵点,按照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
  • 2024-03-28
    促进首都区域均衡发展 推动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的措施建议   十四五”时期,落实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必须在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协同发展上下功夫,谋划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政策举措,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探索具有北京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之路。 一、现状特征 (一)全市居民收入呈现“一同步、三降低”的特点   “十三五”时期,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年均增速均在5.4%,基本实现增长同步。但是,“十三五”时期的全市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低于同期人均GDP年均9.2%的增速。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万元,同比增长0.8%,低于同期1.2%的GDP增幅,同时,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达到42.1%,比2015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图1 2015-2020年全市GDP增速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图2 2015-2020年全市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二)各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差异2020年中心城区...
  • 2024-03-27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在此后多次提及,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新方向、新指引。
  • 2024-03-27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提出,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已多次提出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既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手段,也是推动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更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 2024-03-27
    2023年,正在经历重要转折的中国旅游业,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迎来了全面复苏。据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位居多份榜单上国内热门出游目的地前列,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和博物馆、新潮时尚的文艺青年聚集地、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都成为外地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随着人们出游意愿的增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北京文旅产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