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8
     广义上讲,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三者均属于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架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科学发现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技术发明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从全国层面看,北京市拥有全国顶尖的技术创新力量,技术创新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技术创新能力首屈一指,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是科技强国建设的主力军。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发现指对客观存在的物质、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和客观规律的了解和认识,发现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而非经过创造产生的。因此,科学发现属于基础研究范畴,处于广义科技创新体系的超前端。        技术发明指利用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技术,是理论研究的实际化应用,发明的对象是经过创造产生的。也因此,技术发明可以说是科学发现的延伸和拓展,属于应用研究范畴,处于广义科技创新体系的中段。此外,技术发明能否被实际应用,还取决...
  • 2024-03-28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其产业基础雄厚、经济贡献显著、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制造环节产能转移与去化,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抑制,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的区域内循环不畅,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贡献潜力未能有效释放。在当前全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充分认识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振经济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政策举措,扩大产能、完善链条、促进消费、强化内循环,提升新能汽车产业年均贡献。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汽车产业是北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包括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设计、金融服务、后市场服务等环节的广义汽车产业来看,北京的汽车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已达到10%,是居于前5位的重要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代表性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区域的综合贡献更胜一筹。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综合贡献相对较高。从全市层面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预计可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达到7%。从长期看,新能源智能汽车将成为更重要的信...
  • 2024-03-28
    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是首都率先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能源结构改革、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聚焦新能源,发力氢能、太阳能、先进核能 打好氢能创新攻坚战。支持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研究,支持开发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的低成本制氢技术,突破太阳能光解制氢和热分解制氢等关键技术。支持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水制氢一体化技术研究,打造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基地。支持研发新一代煤催化气化制氢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氢技术,研究分布式天然气、氨气、甲醇、液态烃类等传统能源与化工品高效催化制氢技术以及高效率低成本膜反应器制氢和氢气纯化技术,开展加氢站标准化现场制氢技术研究,提升加氢站现场制氢能力。研发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氮基、硼基、铝基、镁基和碳基等轻质元素储氢材料,开发70Mpa级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储氢罐设备,发展以液态化合物和氨...
  • 2024-03-28
    纵观各科技强国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历史进程,科技成果转化无疑均是其中的重点与亮点。从功能作用上看,科技成果转化是密切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粘合剂”,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速科技创新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起搏器”。从宏观发展形势看,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把握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迈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抓手。 北京市科技成果 转化的基础与优势     (一)科技创新能力首屈一指    从科技创新资源看,北京拥有全国顶尖的科技创新力量,创新主体丰富多样。以国家实验室为创新引领,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打造更多原始创新突破的关键力量。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强化设施平台开放共享,集聚全球顶尖创新团队、国际一流创新主体。在量子科技、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推进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9年,全市研究与开发机构数达到291个,其中中央研究与开发机构242个,全国领先;全市普通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