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商务部等27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外文化贸易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文化服务出口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已形成七种可供文化“走出去”的借鉴模式,将有效支撑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探索“数字贸易”模式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数字贸易”模式,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优势。一方面,重点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贸易的数字化标准体系,推进数字技术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全流程应用,建立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文化贸易相关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另一方面,支持架设文化企业出海云平台,依托全国21个自贸区探索建设文化数字贸易港,加大政策支持,全力推动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线上演播、电子竞技等文化产...
-
随着 5 G技术商用化进程加快,加之自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非接触式”的经济新需求的爆发,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机遇。据权威机构出版的《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约40.9亿美元,较2019 年增 65.9%,占全球总额的38.3%,排名第一。 从产业维度看,虚拟现实产业的大部分产业活动本身就在文化产业范畴内,按照文化产业的分类,虚拟现实设备制造活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小类代码为0954)及虚拟现实技术软件开发活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小类代码为0243)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在文化产业中的游戏、视频直播、文旅、文娱、文博、影视、会展、设计等领域深度、广泛地应用。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虚拟现实领域的优质资源,具有领先的技术,虚拟现实产业与文化产业交集的软硬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和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一、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文化产业的未来场...
-
2018年7月,《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京发〔2018〕14号)发布,该意见是近年来北京市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的高层级文创产业政策,为新时代北京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该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北京文创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主攻方向:全面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 2019年6月工信部5G商用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时代也逐渐拉开大幕。5G的商用,不仅会优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流程,提升文化产业的供给效率与水平,也会为文化内容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创造条件,必将引发文化产业的深刻变革与大尺度的创新,将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更深层次的融合。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北京应进一步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发展,巩固与强化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提升在全球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地位。 一、5G背景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的简称,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老旧厂房资产列入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领域之一。老旧厂房资产盘活主要路径是通过推动改造与转型,提升其资产价值。但是,在老旧厂房改造与转型中,亟待完善工程设计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有力推进老旧厂房项目改造工程,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产。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不足 当前,国家尚无老旧厂房改造工程设计建设的专用标准,但是鉴于该类工程的特性,现行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控制、结构加固、建筑节能、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难以适用,亟待完善。 一是部分设计施工缺乏标准规范。由于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工程形式多样,改造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现行标准规范中未涉及到的情况,设计找不到依据和标准,审查部门也无据可依。如行业内尚无明确定论如何合理确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工业构筑物、附属设施等非标建筑的改造利用,缺乏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地改造项目普遍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加挂钢结构筒体等设计,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无明确界定等。 二是与相关强制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