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中,老旧厂房资产列入盘活存量资产的重点领域之一。老旧厂房资产盘活主要路径是通过推动改造与转型,提升其资产价值。但是,在老旧厂房改造与转型中,亟待完善工程设计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有力推进老旧厂房项目改造工程,有效盘活老旧厂房资产。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不足 当前,国家尚无老旧厂房改造工程设计建设的专用标准,但是鉴于该类工程的特性,现行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控制、结构加固、建筑节能、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难以适用,亟待完善。 一是部分设计施工缺乏标准规范。由于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工程形式多样,改造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现行标准规范中未涉及到的情况,设计找不到依据和标准,审查部门也无据可依。如行业内尚无明确定论如何合理确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工业构筑物、附属设施等非标建筑的改造利用,缺乏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地改造项目普遍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加挂钢结构筒体等设计,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无明确界定等。 二是与相关强制性标准...
-
强化投资驱动作用,已成为国家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新型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新公服”)是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交集领域,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强化“新公服”投资驱动力,既能够更好地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扩大内需,也能够更好地拉动有效投资、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关于“新公服”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关乎美好生活的高水平公共服务需求更加旺盛。但从公共服务的发展看,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弱项问题仍存,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矛盾仍然突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不尽完善,服务效能亟待提高。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增进公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当前构建新发...
-
旅游业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布局新赛道 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渗透性强,推进旅游业态及要素有机植入城市更新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更新的内涵、形态与品质,也可以为旅游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城市更新,是将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发展的地区作必要且有计划的改建,通过对衰败的城市硬件以及生态、空间、文化、视觉、生活环境等的改造,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后,今年以来,各地已着力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渗透性强,推进旅游业态及要素有机植入城市更新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更新的内涵、形态与品质,也可以为旅游业开辟新的发展赛道。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止大拆大建要求,结合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实践,城市更新对象主要包括:老旧平房院落、老旧小区等居住空间;老旧低效楼宇、老旧商业设施等商务商业空间;老旧厂房、低效工业园区等工业空间;老旧商街、老旧街巷等街区空间;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设施;绿色空间、滨水空间等...
-
旅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始于2022年之初的这波疫情,使国内旅游恢复的步伐再次受阻。刚刚过去的2022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26.2%和30.9%,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68.0%和39.2%。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在过去两年中,这种影响随着疫情的反复而程度不同。如2021年的清明节假期,因疫情控制相对较好,曾一度出现相较2020年同期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达到1.02亿人次和271.68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144.6%和228.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和56.7%。 再如,2021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119.7%和138.1%,按可比口径统计,旅游人次甚至超过2019年疫情前,达到2019年同期的103.2%,国内旅游收入也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0%。 再看2021年“端午”假期的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4.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94.1%和139.7%,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