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并强调重视其进程中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包括“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在内的33项稳经济措施。5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也将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作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可以预见,强化投资驱动、凸显综合效益特征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加快进程。基础设施有其标准的使用功能界定,谈到基础设施创新,往往都是模式、机制、技术等方面,鲜有提及功能创新。如何强化基础设施功能创新,是此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重要命题之一。 这就需要在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为关键,打破传统观念,探索设施功能的创新,优化标准规范体系,提升设施建设水平。 首先,通过合理拓展基础设施功能空...
-
博物馆是承载与传播文化的活载体,不同种类博物馆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果说,历史主题博物馆承载与传播的是悠久文明古国的印记与文化,那么,当代主题博物馆承载与传播的就是与新时代同轨的新主题与新记忆。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的任务。去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物博发〔2021〕16号)提出了“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依托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事件,推动建设一批反映党和国家建设成就的当代主题博物馆”的措施。建设当代主题博物馆正当其时。 从建设当代主题博物馆的时代发展背景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民主、法制、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在党史、新中国史、改...
-
7月8日当地时间上午十一点半,正在奈良街头发表演说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遇曾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的山上彻也枪击,当日下午五点,安倍抢救无效身亡。 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当下,作为一名和中国打了较多交道的政治家,“安倍遇刺”事件毫无意外地登上各大传媒头条。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持各种观点的文章、视频、话题、评论、互动信息铺天盖地,舆论持续发酵。 “安倍遇刺”事件从传播表达的形式上看,有直抒胸臆的,有含蓄隐晦的,有随心讲评的,有旁征博引的,有理性克制的,有博取眼球的,有自说自话的,有欲代表“上帝视角”的,有意击穿意见领袖的…… 在国内的舆论场上,安倍遇刺事件和我们虽有关但又无直接关联,虽敏感但又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尺度上表达,因此,造就了今天如此多元化、多样化、多视角、多尺度的发酵舆论。“安倍遇刺”舆论可以说是当下传播“分子化”趋势的一个缩影与标本。 从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而言,产业研究者基本对传播“...
-
城市更新的北京实践 今年以来,北京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5月份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6月份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规划,未来北京城市更新推进的力度、速度、深度和热度将更大,将有力、有效地推动北京的城市高质量发展。 是什么——北京城市更新的内涵与外延 去年发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京政发〔2021〕10号)明确,“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城市建成区(规划基本实现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是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上述规划在完全沿用此概念基础上,又增加了“严控大拆大建,严守安全底线,严格生态保护,”的内容。 上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外延,确定北京城市更新的5大类12项内容,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等。去年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更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