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进京检查站改革 打通京津冀路网“堵点”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提出的“撤销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将现有进京检查站东移至冀津交界处,方便进京通勤”议案建议。这是在年1月份北京两会上热议“进京检查站外迁”后再度引发社会热议。 据相关媒体报道,仅以距离北京天安门35公里的廊坊燕郊为例,“进京每天差不多堵车能堵2个小时,主要原因就是进京检查站对于进京车辆的检查比较耗时导致很多车拥堵,特殊时期更甚。”从当前进京检查的通行效率看,确实已成为京津冀路网的“堵点”。 北京是首都,首都的安全稳定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进京综检站承担公安安检、武警反恐、交管办证检查、环保尾气检测、超限超载6治理、动检检疫、木材运输检查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功能,是首都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是首都安全维稳“护城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京综检站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新兴数字文化产业化的扩张与提升。其发展的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文化政策引领。十九大报告首次出现“数字经济”后,国家及各地方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政策陆续出台,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版图,也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2017 年和2019年,文旅部先后颁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今年5月份,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政策引领下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二是数字技术迭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遗余力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攻关力度,不论是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共性技术,还是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都在近几年具有重大突...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出决策部署以来,全国很多省市政府已着力推进。我国大力度、全方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三个“必然”。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进程中的 必然选择 城市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生命体,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污染、产业空心、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就会随之出现,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发展的地区进行有计划的改建,将会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城市更新始终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是其后期的必然选择。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更新实践,我国的广州、深圳、上海等较早进入城镇化后期的城市,也较早启动了城市更新,至今已形成相对健全的推进体系。 从我国城镇化进程看,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启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分享了40年的城镇化红利。1980年至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以上,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4.7%,预计2030年将提升到7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年均城镇化率...
-
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我国的内需型动力结构在不断强化。北京作为在全国率先进入消费驱动阶段的城市,更加强调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去年,北京市出台《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价值定位和主题任务,强调培育特色服务消费和新兴消费。 今年以来,北京制定了系列促进消费提升的计划与措施,年初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扩大内需建立完善总消费政策促进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加快研究制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信息等领域的促消费政策,3月份《北京市促进养老领域消费工作方案》(京民养老发〔2019〕43号)已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指导意见》及其他领域促进消费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在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北京的消费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北京的消费与巨大的资源优势及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促进消费的措施除了在行业领域层面着手外,还需要结合消费的规律与趋势,在更根本的因素层面着力。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