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出决策部署以来,全国很多省市政府已着力推进。我国大力度、全方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三个“必然”。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进程中的 必然选择 城市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的生命体,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污染、产业空心、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就会随之出现,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发展的地区进行有计划的改建,将会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城市更新始终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是其后期的必然选择。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更新实践,我国的广州、深圳、上海等较早进入城镇化后期的城市,也较早启动了城市更新,至今已形成相对健全的推进体系。 从我国城镇化进程看,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启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分享了40年的城镇化红利。1980年至202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以上,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4.7%,预计2030年将提升到7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年均城镇化率...
-
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我国的内需型动力结构在不断强化。北京作为在全国率先进入消费驱动阶段的城市,更加强调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去年,北京市出台《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价值定位和主题任务,强调培育特色服务消费和新兴消费。 今年以来,北京制定了系列促进消费提升的计划与措施,年初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扩大内需建立完善总消费政策促进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加快研究制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信息等领域的促消费政策,3月份《北京市促进养老领域消费工作方案》(京民养老发〔2019〕43号)已发布,《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指导意见》及其他领域促进消费的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在系列政策的刺激下,北京的消费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北京的消费与巨大的资源优势及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促进消费的措施除了在行业领域层面着手外,还需要结合消费的规律与趋势,在更根本的因素层面着力。 消费...
-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并强调重视其进程中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包括“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在内的33项稳经济措施。5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也将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作为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可以预见,强化投资驱动、凸显综合效益特征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加快进程。基础设施有其标准的使用功能界定,谈到基础设施创新,往往都是模式、机制、技术等方面,鲜有提及功能创新。如何强化基础设施功能创新,是此轮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重要命题之一。 这就需要在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为关键,打破传统观念,探索设施功能的创新,优化标准规范体系,提升设施建设水平。 首先,通过合理拓展基础设施功能空...
-
博物馆是承载与传播文化的活载体,不同种类博物馆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果说,历史主题博物馆承载与传播的是悠久文明古国的印记与文化,那么,当代主题博物馆承载与传播的就是与新时代同轨的新主题与新记忆。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的任务。去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物博发〔2021〕16号)提出了“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依托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事件,推动建设一批反映党和国家建设成就的当代主题博物馆”的措施。建设当代主题博物馆正当其时。 从建设当代主题博物馆的时代发展背景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在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民主、法制、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在党史、新中国史、改...